《浙江有意思》助力青年汉学家追寻当代中国“脚步”

栏目:最新活动 发布时间:2019-09-17
9月6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工商大学联合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杭州班开班仪式在杭州举行。

9月6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工商大学联合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杭州班开班仪式在杭州举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傅玮、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政策研究处处长梁川、来自17个国家的31位青年汉学家,以及研修单位代表、授课专家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傅玮、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出席并致辞(摄影:张曦)

李蕊在致辞中介绍,为了推动当代汉学发展,帮助广大汉学研究者深入客观地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启动了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6年来,已经举办了18期研修班,接待了来自世界103个国家的551位青年汉学家。这些青年汉学家经过在中国的研修,亲身体验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通过深入、系统、多维度的学术研讨,取得了很多务实的研究成果。她还表示,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过了70年的发展和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制度。大家来到中国,可以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用客观、公正和中肯的眼光去见证全面立体和真实的中国。

傅玮在致辞中表示,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的新形势下,浙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双双超过了万亿,成为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形成了“走唐诗之路、赏诗画浙江”的大花园的发展格局。他希望各位青年汉学家在浙江研修期间,继续加强文化传播、学术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陈寿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中“共荣共生”的理念,正好可以阐释汉学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爱其所同,近其所异,以此智慧推动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今年是浙江工商大学连续第二年承办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学员们将“零距离”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生机与活力,品味江南古韵与吴越文化,感悟浙江精神,触摸浙江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为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继续贡献智慧和成果。

在开班仪式上,来自俄罗斯、英国、埃及、格鲁吉亚、巴西的5位青年汉学家,分享了他们的中国故事。

其后,与会嘉宾还向青年汉学家代表赠送精品图书,帮助他们感受文化传统与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这其中就有我社出版的《浙江有意思》。

嘉宾向青年汉学家代表赠送《八八战略读本》《马可波罗行纪》《浙江有意思》等书(摄影:张曦)

《浙江有意思》不从大处入手,而是选择从历史掌故、地理节气、市井习俗、民风民情等细微处破题,在这些细节从古至今“有意思”的变化中,绘出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嵌入一桩桩有血有肉的家长里短中,令读者在倍感亲切的同时,不自觉地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感受当代浙江乃至当代中国发展的蓬勃朝气。

为了契合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特色,本书在写作方式上采用了时兴的“段子体”形式,诙即易于阅读,又便于记忆传播。每册图书配有几十幅原创手绘水彩插图。能让读者见微知著,了解浙江的文化底蕴和内在风貌。

《浙江有意思》

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杭州班为期21天,以当代中国发展的浙江样板为主题,研修内容包括中国政治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旅游、生态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市场互动融合等,让青年汉学家们全方位、有纵深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了解当下中国发展的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