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小营巷 凝聚前行新力量 ——出版社党支部赴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4
10月21日下午,出版社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走进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纪念馆,开展“薪火相传小营巷 凝聚前行新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青石板上,老街悠长。位于杭州小营巷56号的墙门内,两棵文旦树果实累累,一棵桂花树悄然吐蕊,大门匾额上“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一行大字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10月21日下午,出版社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走进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纪念馆,开展“薪火相传小营巷  凝聚前行新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解放前,小营巷垃圾遍地、蚊蝇肆虐,霍乱、疟疾等疾病夺走了许多居民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小营巷居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改变了环境卫生面貌,成为全国卫生工作的先进典范。

1958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视察小营巷,详细了解居民生活情况,特别肯定了“水缸养鱼灭蚊”等卫生创新做法,推动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陈列馆于1972年正式设立,2001年扩建后改名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形成包括题词墙、实物展区与卫生成就图片展在内的完整展陈体系,集中展示了视察照片、相关实物及亲历者口述资料。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不仅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一面精神旗帜,持续激励着杭州人民在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这种精神,对于今天做好主题出版、深化知识服务、打造文化精品等核心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激励我们以更多优秀出版物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党员同志们从毛主席坐过的藤椅、看过的《杭州日报》以及使用过的笔记本、笔墨等实物中,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人的朴素作风和为民情怀,体会到几代小营人艰苦奋斗、争先创优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要自觉将这份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的务实作风和拜人民为师的群众观点,融入选题策划、内容编校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忠实守护人,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出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