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温州媒体人叶锡环新闻理论专著《双重维度下的主题报道》首发座谈会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举行。据了解,此书是目前国内首部关于主题报道的理论专著。
该书首发座谈会由温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温州新闻网承办。
座谈会合影
此书前后花费3年多时间,围绕媒介融合与舆论引导双重维度,考察主题报道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历程,剖析业界对主题报道存在的认识误区与操作误区,厘清主题报道内涵并赋予其更为贴切的定义。同时,以《代表在线》栏目为例,剖析主题报道与舆论监督嫁接融合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提出两者可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相因相生,共同肩负舆论引导使命的观点,以及在媒介融合与舆论引导背景下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与方法,为地方媒体更好地开展主题报道、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了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意见。
此书前后花费3年多时间,围绕媒介融合与舆论引导双重维度,考察主题报道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历程,剖析业界对主题报道存在的认识误区与操作误区,厘清主题报道内涵并赋予其更为贴切的定义。同时,以《代表在线》栏目为例,剖析主题报道与舆论监督嫁接融合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提出两者可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相因相生,共同肩负舆论引导使命的观点,以及在媒介融合与舆论引导背景下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与方法,为地方媒体更好地开展主题报道、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了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意见。
座谈会上,市记协主席薛元对该书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当下传统报人生产新闻的专业能力,仍然而且始终是现代传播最根本的基础所在。叶锡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且行且思,亦探亦判,不图一时之快,久久为功,实现从记者到学者的华丽转身,确属难能可贵,值得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借鉴。市新闻研究所所长朱保钢介绍,8年前曾为叶锡环召开新闻作品研讨会,为一名记者召开两次作品研讨会,在温州新闻界少见,充分说明了叶锡环的业务水平和对新闻的深入思考。温州晚报副总编王建国认为,重大主题报道要进行探索和创新,该作品对如何实现新闻的软着陆,如何用新闻鲜活的语言表达重大主题进行了总结,在新媒体融合的当下,新闻人更应该练好内功。
座谈会上,市记协主席薛元对该书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当下传统报人生产新闻的专业能力,仍然而且始终是现代传播最根本的基础所在。叶锡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且行且思,亦探亦判,不图一时之快,久久为功,实现从记者到学者的华丽转身,确属难能可贵,值得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借鉴。市新闻研究所所长朱保钢介绍,8年前曾为叶锡环召开新闻作品研讨会,为一名记者召开两次作品研讨会,在温州新闻界少见,充分说明了叶锡环的业务水平和对新闻的深入思考。温州晚报副总编王建国认为,重大主题报道要进行探索和创新,该作品对如何实现新闻的软着陆,如何用新闻鲜活的语言表达重大主题进行了总结,在新媒体融合的当下,新闻人更应该练好内功。
叶锡环,现供职于温州新闻网,擅长重大主题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迄今有13篇作品获浙江新闻奖,其中连续4次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011年10月,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实践》杂志社、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曾为其联合主办“好新闻是怎样炼成的——叶锡环新闻作品研讨会”
(正文转载自看温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