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共同犯罪案件如何实现“正义不迟到”?——《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

栏目:最新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3

随着社会发展与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共同犯罪案件逐渐成为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难题。如何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如何确保审判公正而高效?《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将复杂的法律概念与程序规则娓娓道来,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司法视角和实践指南。

image.png

《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

马贵翔 等 著

作者简介:

马贵翔,山西岢岚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刑事诉讼法、证据法。论文《刑事诉讼对控辩平等的追求》1999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专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2003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991年首次提出诉讼的等腰三角结构是诉讼结构的理想形态的学术观点。

 

本书对共同犯罪的诉讼程序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审判中心主义原则下,以探讨共同犯罪普通审理程序为重点兼及对共同犯罪审前程序、审判程序、救济审程序、分案审理程序、并案处理程序以及共同犯罪涉及的特殊程序中应当适用的规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建议。在我国关于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成果较少的背景下,本书有一些创新点,主要包括提出并论证了共同犯罪法庭调查隔离审查的例外、整体调查规则、集中质证规则、对质规则和认罪被告人优先作证规则等选择性规则等。

填补学术空白,破解实践难题

我国关于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的研究长期薄弱,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以审判为中心系统对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的研究尚存空白。本书提出并论证了共同犯罪法庭调查隔离审查的例外、整体调查规则、集中质证规则、对质规则和认罪被告人优先作证规则等选择性规则等,对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的内在规律进行力求深刻的探索并提出立法建议,对于实现我国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的正当化及最终有效率地实现共同犯罪的实体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紧扣审判中心主义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是刑事司法的内在规律,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共同犯罪诉讼程序基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其庭审程序问题更为典型,本书的研究也以遵循这一司法内在规律为思路,着重探索了共同犯罪庭审程序规则,特别是共同犯罪庭审程序中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以确保共同犯罪庭审运行秩序的稳定和庭审效率的提升,保障共同犯罪各被告人获得快速审判的权利。

回应社会热点,助力司法公信力提升

近年来,随着法治进程的加速,共同犯罪案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直观且有效地说明共同犯罪法庭调查程序规则,本书紧密结合时事热点,部分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介评展开。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展现了共同犯罪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让读者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力量,为公众关注的司法公正问题提供专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