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文摘》2024年第23期全文转载了我社社长、总编辑郑英龙教授发表在《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的文章《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差异化构建与调适——以节省司法资源与追回国家资产为视角》。
《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是我国最具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
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差异化构建与调适
——以节省司法资源与追回国家资产为视角
郑英龙 路浩天
摘要: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主要功能、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竞合。同时,二者在竞合的表象后面,在适用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上呈现出弱层次性,而在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别。缺席审判程序是刑事对人之诉,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与普通案件无异;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对物之诉,带有强烈的民事程序属性,对案件的证明标准相对较低。二者存在的上述差异,尤其在证明标准方面的差异,为司法实践的程序选择适用提供了客观衡量基准。在具体程序选择问题上,检察机关可构建基于政策和法律的二元考量模式。此外,两种程序的竞合关系及存在的证明标准差异也使得二者具有互相转换的理论可行性。立足于当前司法实践和立法现状,可在补全各程序的必备条件后进行程序转换,这不仅可节省司法资源和追回国家资产,也有利于“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基于诉审关系,两种程序转换的主体应为检察机关。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缺席审判程序;对人之诉;对物之诉;证明标准;程序转换
来源:郑英龙,路浩天.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差异化构建与调适——以节省司法资源与追回国家资产为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24(07):31-44
DOI:10.14167/j.zjss.2024.07.005.
作者简介
郑英龙: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学博士。
路浩天: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社致力于科研型编辑团队建设,这些高层次科研成果将进一步激励出版社坚持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出版,推动学术交流和科研进步,促进出版业的创新发展。
《政法论坛》是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法学研究成果为主的专业学术期刊,为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高校社会科学名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作为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之一,是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各评价机构、各检索机构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历年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一直将学术出版作为精品化发展的基本面向,密切关注学术动态,致力于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实现多领域的出版资源整合,力求打造高端学术出版阵地。
未来,我社将继续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的学术型出版社,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切实以学术出版作为自身的价值依归,多出版具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家国情怀温度的精品学术著作,为推动我国学术研究与知识创新贡献力量,全力争创具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出版社。